一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(依比赛成绩评定)
根据国家体育总局2025年新版《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》,跆拳道运动员等级从高到低分为:
1. 国际级运动健将
获得条件:奥运会/世界锦标赛个人前8名世界跆拳道大奖赛总决赛个人前4名等。2. 运动健将
获得条件:世界大奖赛总决赛5-8名亚运会/亚洲锦标赛个人前4名全国运动会个人前8名等。3. 一级运动员
获得条件:全国锦标系列赛总成绩5-8名省级运动会个人第1名等。4. 二级运动员
获得条件:省级锦标赛个人第2-4名。5. 三级运动员
获得条件:省级锦标赛个人第5-8名。>注:比赛小项须符合体重级别规定(如男子-58kg女子-49kg等),且每项参赛人数≥9人。
二赛事规格级别(依赛事影响力划分)
1. 国际级赛事
核心赛事: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跆拳道大奖赛总决赛世界杯(团体)。青年赛事:青年奥运会世界青年锦标赛。2. 国家级赛事
综合赛事:全国运动会全国学生(青年)运动会。专项赛事:全国锦标系列赛全国冠军总决赛(成年组);全国青年锦标赛(分甲乙组)、全国少年锦标赛(青少年组)。3. 省级赛事
省级运动会省级体育行政部门主办的锦标赛或冠军赛。♿ 三残疾人跆拳道分级(依伤残类型划分)
残疾人竞技赛事采用独立分级体系,由世界跆拳道联盟(WT)制定:
凯发就来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1. 肢体残疾组
K41级:双侧肘关节及以上截肢或上肢严重畸形。K44级:单侧上肢腕关节截肢/肩肘肌力损失/肘关节活动受限等。2. 听力残疾组
KP60级:双耳听力损失>55分贝(比赛时禁用助听器)。>注:残奥会仅设肢体残疾组的K41/K44级别,品势(Poomsae)尚未列入正式项目。
四年龄组别划分(青少年赛事)
青少年赛事按年龄分组,典型案例如:
全国青少年锦标系列赛:分东西部赛区,参赛者为12–14岁选手。组别设置:男女各10个公斤级(如男子55kg女子42kg等)。全国青年锦标赛:甲组(14–17岁)、乙组(12–14岁)。 总结
跆拳道竞技赛事的分级体系涵盖四个维度:
1. 运动员等级(技术高低)→ 国际级运动健将至三级运动员;
2. 赛事规格(影响力范围)→ 国际级国家级省级;
3. 残疾人类别→ K41/K44(肢体)KP60(听力);
4. 年龄组别→ 成年组青年组(甲/乙组)少年组。
2025年起,各赛事须严格遵循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《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》及赛事名录,违规赛事将暂停等级授予资格。